以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为契机,推动首都体育学院国际合作更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3-12-09
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共同指导下,第一届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于12月7日在首都体育学院成功举行。12月8日,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霞分别与参会的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等三所俄罗斯院校的校长进行了会面。经过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首都体育学院与俄方院校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并签署了三份合作协议,为学校在国际学术研究、师生交流互访以及体育人文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丰硕的交流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聚焦中俄体育院校合作共赢,与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张霞院长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副校长瓦西里·索罗威夫进行会谈,就加强两校在科学研究、学术访问、师生交流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张霞院长介绍了首都体育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国际合作以及服务保障国家大型赛事与活动情况,全面展示了学校“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和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建设取得的成果。张霞院长指出,两校均是两国知名的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发展目标等方面拥有许多共通之处,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作为中俄体育院校联盟的重要成员,两校共同承担着推动两国体育与人文交流的重任。在此基础上,希望双方共同努力,集聚中俄两国的高质量资源,将体育与教育合作提升至更高层次,为两国的体育人文交流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副校长瓦西里·索罗威夫感谢张霞校长邀请其参加第一届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同时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情况。该校创立于1896年,是一所综合性体育大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大学之一。该校现有5000多名在校学生,教师500余名,其中11名科学院院士,75名功勋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和功勋教练。索罗威夫副校长表达了与我校进行紧密合作的愿望,希望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体育科技方面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引聚中俄两国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体育高等教育合作与体育人文交流,共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融合发展,共同为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质健康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持续的努力。
双方将致力于深化合作,以中俄体育院校联盟为平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进一步增强两校间的友好关系,为新时代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和体育人文交流积极贡献力量。
聚焦北奥院发展建设,与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共谱合作新篇章
张霞院长与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校长列夫·贝洛索夫进行了会谈,双方充分探讨了奥林匹克教育推广、学术研究、师生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事宜,为两校未来共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事业注入了新动力。
张霞院长介绍了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发展历程、学校规模、办学特色和国际合作等情况。张霞院长指出,两校都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成员,有着相同的奥林匹克理念和教育使命,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领导力的奥林匹克专业人才。
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大学校长列夫·贝洛索夫分享了学院的创立背景、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学校特色,并强调了双方在奥林匹克运动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他表示,希望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奥林匹克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列夫·贝洛索夫校长提出通过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形式,进一步加强两校间的联系。合作的方向将包括联合开展硕士项目、科研、学术交流、培训、学生实习等。
此次会议达成的合作意向标志着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和俄罗斯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将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为国际体育事业注入新动能。
聚焦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与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本次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组成官方代表团,由副校长叶夫根尼·西利亚诺夫率队,带领自然科学与运动技术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史戴杰、自然科学与运动技术研究所人类运动能力实验室主任艾琳娜·费多若娃和中文系系主任奥桑娜·玛丽珂来访我校。
张霞院长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目标,以及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奥林匹克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张霞院长表示,首都体育学院连续三年在“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稳居全国第三位,围绕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在全国体育院校中首创提出“体医工”融合创新的发展思路,先后建立了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全力打造“体医工”交叉学科研究高地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副校长叶夫根尼·西利亚诺夫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体育科研和国际合作等基本情况。该校自1995年创立以来,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与独特的教育特色,在俄罗斯师范类院校排行榜上名列第三。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在国际上开拓与高水平体育院校的合作,希望与我校携手,共同为新时代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和体育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力量。自然科学与运动技术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史戴杰表示,希望借助俄罗斯和中国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申请高级别国际科研项目,为两校间的合作带来更多的学术活力和创新机遇。
张霞院长代表我校与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签署了校际框架合作协议和学生项目协议。今后双方将在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人文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教育科研创新模式。作为第一届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成果之一,首都体育学院和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依托联盟平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了联盟工作成果的实际转化,增进了联盟两国成员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届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大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中俄两国院校的学术交流、师资培养和国际化教育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中俄体育院校联盟是教育部指导下的13个中俄同类院校联盟之一,作为联盟中方牵头院校,将与中俄两国的院校携手,在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引领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增进两国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将联盟建设成为推进中俄同类院校合作与交流的示范性、高层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竞技体育等领域开展有效合作,积极推动两国体育人文和体育科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转化,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学校党委常委、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左伟,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贺刚,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马莹以及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杜海松等参加本次会议。
【来稿: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审核: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