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内容

蓄势聚能开新篇 提质增效向未来——首都体育学院举办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研讨会

1月16日,北京市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市7个区的部分区教委领导、中小学校长、体育教研员共37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左伟,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负责人孙刚,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教授、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顾问陈钧,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苏如峰,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组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主题以“数字体育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为主题,以北京市体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为基础,结合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青少年体质健康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旨在通过数字体育和科技服务,通过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的“三精准”思路,推进试点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持续提升,通过对前阶段项目科研和服务过程中的进展和问题的提炼,总结工作经验,认真听取科学实践合作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宝贵意见,研讨后续推进工作思路与方法。


04_副本.jpg 

 


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首都体育学院科学训练与主动健康中心、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基地两个研究平台,并听取了两个平台相关研究人员的详细介绍。随后,在体医工大厦十一层会议室举行项目研讨会。首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负责人孙刚教授首先做了题为“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科学研究基地和日运动负荷监测专项进展”的报告,项目组成员王秋睿副教授做了题为“AI分析技术在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和分层教学的应用实践”的报告,项目组成员梁东雪博士做了题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和实施计划”的报告。三位项目组主要成员的报告向参会人员充分展示了首都体育学院以“体医工”融合技术平台为基础,全力建设数字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科学研究基地”,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实时体育课堂”,保障教育管理部门的体育改革政策实施,支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备课、授课、分析等教学工作,提升实操环节的可行性路径和方法,服务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教学实践,从而系统化、科学化地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与会的平谷区教委副主任魏连启、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校长高建军、大兴区体育教研员李明新、清华附小体育教研室主任任海江和中关村四小体育教研组长李晓远分别代表区教委、中小学和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发言。五位代表一致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参与首都体育学院“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科学研究”平台的建设,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开发的新技术,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展开体育科技培训,更新教学技术和方法,确定中小学体育教学总目标与水平目标,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学业质量。


02_副本.jpg 01_副本.jpg


最后,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左伟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教委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要求,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加快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扎实落地。项目开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学校体育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改善体育教学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加速体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转化,通过科技赋能,减轻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重担,更好服务于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同时,这也是首都体育学院主动服务北京市中小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从而惠及更多试点中小学,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未来,首都体育学院将继续关注学校体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建立教师工作坊、组织开展体育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加大科研产出和团队入校,提供更深层次的体育教学服务和保障,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12_副本.jpg


过去三年,首都体育学院的中小学科学实践基地展开的数字体育和日运动负荷监测合作校已经超过40所,数据采集超过30亿条,覆盖了10000多名中小学生。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对数字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各试点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得以持续强化,骨干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再次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首都体育学院将开发更多研究成果、凝聚优秀师资力量,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试点校体育教师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为北京市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和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更大支撑。


【来稿: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市中小学日运动负荷监测项目组/王琦     审核:苏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