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首页菁菁校园内容

【主题教育】体医融合实践中“自找苦吃”的甘甜,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研究生陈赞雄学习科技小院精神的感想

引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体医融合创新中心梳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高质量事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党建的“一融双高”实践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其中体医融合创新中心2021级学术型硕士陈赞雄同学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以下是他专业服务社会的实践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对同学们所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表达了肯定,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我作为一名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在长期的医院实践学习过程中,对这股“精气神”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据推测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并且在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关口前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多重压力之下,心血管疾病负担仍持续加重。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为此我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进行实践学习,探索如何将体育运动融入心脏康复患者的诊疗过程中。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学习,我了解到目前医院环境下,由于场地、人员和设备限制,导致心脏康复患者依从性较差,无法持续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我带着这样实际的问题向导师郭建军教授请教,郭建军教授提出首先一定要保障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同时要将体育的评估和运动的趣味性带入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中,解除患者的运动限制,让患者进行满足所有健康要素的结构化运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与朝阳医院心内科医生共同商议改进患者的心脏康复运动模式。随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位心脏康复患者于女士。

于女士今年67岁,因“间断胸痛10余年,加重半月余”为主诉于2022年11月3日入院,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本次入院后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经介入治疗术后医生建议进行心脏康复。患者自述以前也参加过心脏康复运动,但自己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很好的完成医生的要求,心功能无改善,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本次前来就诊,心脏康复小组成员劝说于女士可以参加我们的体医融合心脏康复运动,获得了于女士的同意。随后我们对于女士开展了心肺能力评估、认知功能评估、心理状况评估、体医融合运动评估。2023-04-03结果显示:于女士身高155cm,体重84kg,BMI34.9,体脂率36.8%,心肺功能B级,日常身体活动量严重不足、未见明显关节活动障碍及运动障碍、MMSE评分20/30、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19/3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2/56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52分。为此,针对于女士的情况我们为于女士制定了个性化运动方案,并嘱于女士前往医院环境下进行运动。根据其心肺运动评估,让其在运动过程中佩戴专属心率带监测,使心率维持在89-97次/分的安全心率范围内,同时结合力量训练、移动类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运动训练技术,对其身体功能进行改善。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训练,2023-05-11结果显示:于女士体重减少2kg,体脂率下降1.2%,心肺功能提升125%,MMSE评分30/30分、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8/3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4/56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52分。从心肺功能、体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共同参与诊疗的医生都表示这样的患者非常多,但是向于女士这样快速改善的较少,所有参与诊疗的人都由衷为于女士病情的好转感到高兴。

也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到一线,实事求是,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对国家有用的人。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艰难困苦,但是看着于女士高兴的笑着说:“我现在爬楼都不累了,你们是好医生啊,真的谢谢你们!”在那个时刻,我认为之前所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并且今后更应该“自找苦吃”。

后记:

陈赞雄同学是体医融合创新中心所有13名教师、8名研究生中平凡普通的一份子,师生基于科学训练与主动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与服务以及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的会务组织等相关工作默默奉献。支持大家不断努力进取的是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担当,为“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办学思路的笃行不怠,为“创建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办学目标贡献力量的自信自觉。


【来稿:体医融合创新中心/陈赞雄、邱丽玲    审核: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