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首页菁菁校园内容

【我是交换生】我在丹麦葛莱的又一次蜕变

这个寒假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为期两个月的丹麦葛莱冬季学习项目,在此期间,从初到的谨小慎微,到后来的学习生活有条不紊,获益良多。只是异域的精彩邂逅时不懂留恋,看着望着,走着丢着,回味时才有了丝丝悔意,没把点滴记录下来,于是现在趁着记忆的热度还未消散,写下些许心得。


图1_副本.jpg


一、丰富的课程

冬季的主修课程主要有自由滑雪、单板滑雪、攀岩、舞蹈、瑜伽、交叉健身和潜水;辅修课有冰球、沙滩排球、和平战士、瑜伽、移动跳跃(Move & Vault),我选择的主要是单板和跳跃。专项课安排在周一、周三、周四,由于上雪时间为第4周和第8周,因此主修课程大部分在室内,周一在小体操房练习平衡、单板跳跃、自我保护,在大馆练习旱板等项目。穿着单板在蹦床上练习跳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很累的训练,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周三理论课学习滑雪的历史,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屈膝转弯(Telemark)的区别,理论技能和选板技巧。下半节课的体能训练是每周必修项目,即使是雨雪天气,仍会照常进行,从十点半到十二点,第一轮可以选择5公里长跑或长距离分类训练,第二轮为折返跑(1分钟、45秒、30秒、15秒各五组),我最喜欢的是在雨中跑步,寒风吹得脸疼,夹着雨点的拍打,顺流下来的不知是汗还是雨水;周四在校外的滑板基地练习旱板,由于接触时间不长,旱板滑U形坡练习摔得很惨,过程虽艰难,但苦中带着收获的快乐。


 


在所有课程中,我最喜欢的是移动跳跃课,类似于体操课但又不同,每节课后我都认真记了笔记。老师Martin幽默风趣,擅长搏击和摔跤;Morton半长卷发,不拘小节,潇洒诙谐,擅长体操,课上会有许多小练习和各种姿势的移动,没有复杂的道具,大多数游戏都是双人或多人配合练习,寓教于乐,累却开心。周二一般都会到校外的场馆上课,以前只是听说国外很多人接触体育是从体操开始,这次算是亲眼见到了。课上学习新动作会有水平的划分,如前手翻、后手翻、蹦床技术等,很大一部分同学动作熟练,属于高水平,我往往被分在基础组里,但不影响我的学习兴趣,每次学到一个新动作都特别有成就感。 

以上是在葛莱的主要课程,另外还有亚洲人必选的关于西方文化的课程,教师Martin去过很多次中国,也比较了解中国文化,他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们会对文化差异性有很大感触。例如,刚到葛莱时看到其他同学打排球赛,我们想加入但不好意思去问,一直在旁边徘徊,希望他们看到能够邀请我们。但老师说亚洲人太保守,想加入直接说就行。这个课使我们了解了东西方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为我们后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此外,课程里还包括两次游学,分别是安徒生故乡欧根赛和哥本哈根腓特烈古堡,都是典型的丹麦风格,能置身这些地方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很奇妙的旅程。还有一周2节的游戏课,能体验到各种形式、适合各年龄段的游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图5_副本.jpg


二、业余生活

每位同学都会被分到相应的家庭小组,由一名老师负责,每周一聚,主要分享本周心得以及提出碰到的困难。葛莱的学生都很有责任感,例如卫生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区域,每天按点打扫,并自觉维护,很多场馆都不允许穿鞋入内,咖啡撒到地上,一定会有同学拿拖把或纸巾擦拭干净,每周的例会,大家会针对管理或课程安排提出各种问题和意见,大家一起解决。另外,每天早上有同学负责早会,图中是我在介绍中国特色文化,虽然口语不够流畅,有许多陌生词汇需要记忆,面对一张张欧洲面孔也许还有些紧张,但相信经过不断磨练,自己再用英语与人交流会更有底气。晚上各个家庭会轮流负责安排活动,如游戏、体育比赛、唱歌等,精彩不打烊,周末有时会安排不同主题的舞会,放肆的玩一玩,也是很不错的。总之,学校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当然前提是积极参与。中国学生在葛莱的也会制作一些中国餐饮,如泡茶、火锅、煮面等,邀请丹麦同学一起品尝,非常惬意。


 


在丹麦,我们通常利用周末去旅游,欧洲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一起搭伙安排好行程,假期走走,也不枉这段学习经历。

【德国行】我的第一站是德国柏林,柏林的街头没有北京上海的繁华,城内偶尔还会撞见老教堂或欧式古典建筑,大部分时间看到的可能是板式居民楼、有些还保留着战争的遗迹、还有新建的写字楼等,但是这座城市最生动之处在于展示德国现代史和当代史,从战争的疯狂到战后的创伤,再到努力自愈的涅槃之痛,走在历史遗迹景区,这些过往历史触手可及,这样的风景或许不够浪漫,却有打动人心的莫名力量。这里夜生活很丰富,不一定在酒吧或俱乐部,冷天里随处可见手拿酒瓶的人们,感觉柏林什么都不在乎,包容每一种生活姿态,有摩登有传统,有高端有日常,有音乐厅的古典也有夜店的摇滚,有新与旧的碰撞,也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矛盾,我想这是柏林吸引无数年轻人的主要原因。

柏林的交通也非常发达,电车、巴士、轻轨等准时准点,在这里坐车是一种享受,即使错过,来来回回倒四五趟也会觉得莫名的开心。这是一座来了就想定居的城市,它的魅力在于前卫,在于不羁,在于性感与多元。

【罗马行】旅游的第二座城是罗马,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永恒之城”,是天主教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多少现代化建筑,哪怕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即使新建筑也保持着同样的风貌,若选一处高地望去,处处是遗迹,满眼古老沧桑,似乎几百年未变过。

首先定位梵蒂冈,参观欧洲最大、名胜最多、收藏量最齐全的博物馆之一,12个小馆和5条艺术长廊汇集希腊、罗马的古代遗物,还有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精华之作。埃及馆有保存完好的千年木乃伊和阿努比斯雕像,挂毯馆挂着绣有耶稣生平事迹的壁毯,地图馆内有全国局部手工地图,加上穹顶上动辄十几米的画,简直一走廊的稀世珍宝。拉斐尔画室里是拉斐尔毕生名作,在西斯廷礼拜堂不允许拍照,虽然不够大,但满天满地的壁画着实震撼心灵,特别是看到旷世之作《最后的审判》和《创世纪》。


 


三、滑雪

我的滑雪分为两次,首先是全体学生挪威一周行,我们周五早上九点出发,坐大巴到挪威的雪山上,一般16名同学为一组家庭,住一栋楼,整个一周的餐点都由组内人员负责加工,厨房里材料齐全,水果、咖啡、可可、面包、饼干等应有尽有。

一周的滑雪安排中,前两天为越野滑雪,第一天以家庭为单位出发,虽然初衷是希望成员间多交流,但由于个体滑雪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出现走走停停的现象。雪山气温近零下20度,停下仅几分钟手脚就开始麻木,所以第二天老师们果断按水平分组,针对各小组越野的地理环境、速度及任务,由同学自行选择,这样对大家来说都轻松了很多。

后面几天分别是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屈膝转弯。我有一点自由滑雪的基础,但对单板的认知度几乎为零,所以从基础班开始,上午统一上课,下午自由练习,进度还比较快,几天已学会单板的转弯,并能很好的控制身体协调。这片雪场是很多欧洲人冬天度假的首选,森林和山丘互相穿插,并且挪威本地人的传统是越野滑雪,所以雪山上越野和高山滑雪者一半一半。越野滑雪时穿梭在森林和坡地里,经过一片片覆满雪的松树,天边时而飘雪,时而艳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用于练习的雪道很长,而且各种坡度俱全,置身于山上,远处的森林、木屋和白雪和谐的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尤其是彩虹出现的时候,雪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恍如梦境。

之后是奥地利之旅,那时已是二月底三月初了,加上地理位置偏南,温度都很适宜,没有寒冷的感觉。坐缆车上山时,俯瞰高耸的峻岭和交错的雪道,同伴感叹:“没有护栏!真陡!”这边的课程和挪威差不多,单板分为两个小组,基础组和提高组,由于是新学,我们还是在基础组。练习的主要内容有大小转弯、左右圆圈、坡道减速或急停等,另外还涉及过障碍跳,基本囊括了单板的所有技巧。奥地利的雪山滑道相较挪威更加完备,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初学者,都能在这里享受到滑雪的乐趣。我们共去了3个不同风格的雪山,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上,从山顶不作停留计时下山,需要四十来分钟。午餐都是在雪山上,当地人喜欢坐在外面晒太阳,我们则喜欢坐在屋里,看窗外白雪皑皑,点杯热巧克力,享受这一刻的时光。

另外,国外雪场安全保障十分到位,雪场地图清晰标注雪道、悬崖、野道等,并且有迅速到位的紧急救援,若伤势严重,直升机出动都是很常见的。

四、我的小感触

随着在欧洲的时间日久,但对那里人文素养和理念的崇敬也在点点细节中俱增。

例如交通,到过的好几个国家,其公共交通都是无人售票,乘坐井然有序。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在葛莱的小课堂上,尽管老师们上课风格迥异,但以都会想尽办法把学生引入讨论,技术课后都会询问学生感触,练习后的反馈等。

另外,欧洲学生十分遵守纪律。学校全天候的课程,经常还有活动或值日,但几乎看不到偷懒的情况,大家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加速、负重、学习,甚至很疲惫的时候依然坚持,这些对我们都是很好的影响。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学里激励我们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是求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和理想观念。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在交流中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

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的珍贵机会,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没有读那么多书,但丹麦之行见识到了很多东西,短暂的欧洲学习,留给了我许多宝贵财富,我会把他们带回首体院,分享给我想念的同学们。


【来稿:研究生院/刘宇珍(学生)、国际教育学院】